关于进一步完善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议

【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7-07-27阅读次数:16756  】

提案号(055

民革姑苏区基层委员会

范友根  13952403559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主要涉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本身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2015年以来,国家卫计委、民政部及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三个指导意见,旨在加强分级诊疗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相应的,苏州市也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缓解看病就医矛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并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提出了相应要求:2016年各市区稳步推开工作,争取到2017年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于姑苏区而言,古城区人口密集度较高、慢性病人较多、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卫生服务的需求相对更加旺盛。截至目前,区域医疗卫生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资源分布有限且不均匀、分级诊疗机制不健全、优秀基层医务人员匮乏等问题仍是较为突出,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进与改革可谓是姑苏区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状况、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所迫切需要关注的一大事项。

一、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

2008年姑苏区以“政府主导”的原则,重新开始建立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延伸的“十五分钟健康圈”。

目前区域内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2家。其中,有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国家级群众满意基层医疗机构2 家,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 家,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居民需求,各具特色。例如:吴门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率先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开展骨密度检测与治疗;金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糖尿病诊治社区适宜技术充分利用居家远程血糖管理、APP家庭医生随访管理工具,解决了老年人居家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桃花坞街道阊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专职的“颐养医护服务团队”,让养老机构兼备医疗和养老服务功能,满足老年人“医养”服务需要。

从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情况看,姑苏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继续积极寻找合适房源,对服务覆盖薄弱地段争取补建机构,同时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基层医疗机构添置仪器设备,逐步实现承载分级诊疗服务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一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建立联系,不断发展基层机构与对口支援医院之间的业务指导、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专家坐诊工作。同时针对老年人、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患者两类人群为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抓手,不断探索社区医卫服务的新模式。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尽管姑苏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纵观成效,也存在颇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社区医疗资源存在缺口,公共服务机构不足、建设标准偏低。依据省卫生厅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每个街道或每3-10万常住人口建立一个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可设立管理一体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姑苏区共17个街道,平江、沧浪2个街道未建成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前、娄门、留园等6个街道没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已建成的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设施、设备、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配备以及医疗技术和服务等方面还未达到标准要求。

(二)分级诊疗机制尚不健全,双向转诊工作开展还有难度。目前,我区所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跟三级医院间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但实际工作中,转上容易转下难情况依然存在。基层医疗机构虽门急诊人次远不及综合医院,但上转人次明显大于下转人次。主要原因是公众对社区卫生的不信任,常见病、慢性病还是习惯到医院诊疗,同时多数病人不了解双向转诊,许多专科医生甚至部分全科医生也尚未完全掌握双向转诊的程序和方法。社区全科医生对综合医院及科室特色了解不够,全科医生与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的联系和互动不够。

(三)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较低,优秀医务人员的吸引力较弱。苏州整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薪酬普遍较低,与三级医院医生、与上海等周边地区待遇相比差距较大,造成全科医生不愿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优秀卫生技术人员引进也相对困难,社区服务中心(站)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一)加强和完善分级诊疗体制机制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的管理主体不同,社区卫生服务由区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医院由市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因此市区两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保障措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分级诊疗做出相应规定,并将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正真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方便老百姓的看病,也进一步缓解大医院的“看病难”现状。建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实行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居民一家庭为单位与家庭医生及附近的医院签订服务协议,规定居民以家庭医生为看病入口,由家庭医生初诊,家庭医生根据病情出具诊疗意见,对要转诊医院的病人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实行转诊免挂号。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健全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方面给予场地、资金支持。目前姑苏区做到了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覆盖,但由于场地的原因,在人口密集区以及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缺少布点,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机构也有部分未达标。建议全面梳理,统一布局,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设立或调整机构设置规划,建议政府从机构选址、场地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可以扩建的在政策上给予扩建支持。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一些医疗设备进行更新及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必要的维护工作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优惠与帮助。

(三)加快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目前苏州还未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统一平台,两个信息系统还各自为政,极大的阻碍了分级诊疗的便捷性和畅通性。建议以市为主导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大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在网上共享,开通网上转诊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四)加强社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才的配置。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全科医生不多,技术骨干不多,这也导致居民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愿在社区服务中心看病。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引进人才,规定新进入我市的应届医科大学毕业生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2-3年,其工作经历可与职称晋升及选拔到大医院工作挂钩,并制定相关的考核评估、人事管理和福利待遇等政策予以保证;二是在现有社区卫生医务人员中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定措施,探索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医生素质和医护水平。二要打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之间人才交流的通道,以壮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一是允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优秀的医务人员通过考核优先进入医院工作,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预期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是对医院的优秀医务人员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挂职任职。对一是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要积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注重社区卫生重点项目及医学领先课题的研究与探索,与大学、医院等合作开展国家级、省、市级等多项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社区医卫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水平。三要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与医院医务人员的同等身份。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基本都是事业编制。这样有利于人才的流入。

(五)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待遇。据了解,目前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每年人均8.2万元左右,除去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外,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在每年6.5万元左右,大大低于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经我们调研,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收入基本和医院同级别医务人员的收入相等,家庭医生还按标准额外给予考核奖励,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家庭医生收入比医院的医务人员还高。建议由政府出资成立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基金,在资金上支持高级医务人员的引进。

社区卫生事业是一项造福人民的事业,希望政府能合理的调度好人力、物力、财力,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推进,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体制机制,把控好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关键点,把姑苏区的卫生服务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

 

关于政协姑苏区二届一次会议第055

政协提案的答复

范友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社区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组织会办,并安排人员立即进行调研。

目前,姑苏区辖区范围内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9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29家机构中,有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国家级群众满意基层医疗机构2家,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20163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会,明确将推进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改“一号工程”。姑苏区也向市政府递交了深化医改目标任务书。近来,在姑苏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和建立覆盖全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我区社区卫生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您的建议,我们以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姑苏区分级诊疗工作,近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体系,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围绕“531”重点工作,以“分批补齐短板,逐步拉近差距”,积极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2017年,已向区政府申报区实事项目,新建1个中心、1个站,同时再改扩建2个中心,计划利用3年时间,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以满足辖区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为推动分级诊疗工作深入开展,结合《苏州市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规定》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家庭诊疗)价格目录》的调整,及时完善了《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逐步向平台转型方向倾斜。三是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推出涵盖健康市民“531”筛查、家庭诊疗增值服务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为一体的家庭医生签约APPPC模块。充分发挥自我管理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探索慢病俱乐部、健康单位等自我管理小组的组织实施。通过三大筛查的宣传发动,签约人群增量明显。四是探索“医养融合”姑苏模式。区政府出台《姑苏区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养老机构”、“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三种模式,以不同的服务载体为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等基础性服务。组建“颐养医护服务团队”与日间照料中心签约,提供上门医疗和保健服务。2016年家庭病床新增521张。娄门街道、友新街道两个社区各建成一家护理站。对接区民政养老服务体系,“医平台”和“养平台”完成信息对接模块设计,进一步提升虚拟养老服务能力。2016年全年,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诊259万人次,其中医保刷卡及自费病人190万人次,比三区合并以来门诊人次提高约29.4%

二、聚焦重点,平台转型精准发力。分级诊疗是综合医改试点的重要突破口,姑苏区作为唯一古城老区,与我市其它板块相比,医疗卫生服务层级相对特殊,省、部属及市属三甲医院集中姑苏,区属公立医院尚为空白,姑苏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势必成为深化医改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支点。我区积极围绕苏州市政府医改工作总体目标,结合苏州市民531健康行动计划,以聚焦市民健康管理为重点,积极参与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对目标人群开展“六个一”的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试点,有力补充基层社区在健康档案、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全区分级诊疗的实施路径和机构转型的框架日益清晰。

三、加强医联合作,分级诊疗边行边试。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是对机构功能的定位,但对基层医技人员个人而言,工作抓手比较模糊,开展市民健康管理能力水平也十分有限。在市卫计委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先选定娄江和友新两个社区为市民健康管理试点机构,重点开展硬件和内涵“双提升”工程。试点社区设置健康管理综合办公室,进行网络升级改造,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利用城区居民健康档案大数据分析结果,确定“心脑血管”、“肿瘤”和“高危孕产妇”三大筛查作为市民健康管理的先行内容。20166月,试点单位心脑血管高危筛查率先启动,随后,全区2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梯队跟进。截至目前,已通知辖区内50岁以上怀疑高危对象8.2万人,通过量表面对面筛查5.1万份。其中:9093人明确为脑血管疾病高危,6768人明确为心血管疾病高危,合并两种疾病高危的为3243人。脑血管高危人群中,有2888人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阳性率高达32.76%。肿瘤筛查933人,其中筛查出肺癌高危人群34人;胃癌高危人群80人;肝癌高危人群42人;结肠癌高危58人。高危孕产妇筛查也进一步完善了方案,近期在8家机构全面启动。对于高危人群,通过双向转诊系统上转至医联体医院联合专科门诊进一步精准筛查,由医联体专家对其提出规范化诊疗和干预建议。治疗结束后,病人下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根据情况,提供康复治疗、建立家庭病床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开展定期随访和生活运动方式指导。对初筛风险等级属中低危的人群,由中心全科医师团队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其进行健康生活运动方式指导及规范化干预管理,最终对目标人群健康管理综合服务的人群,形成一份完整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电子健康档案,由服务团队进行全程管理,引导居民向“我的健康我管理”的方向转变,有效地推动了健康管理下沉工作,基层首诊、分级服务、双向转诊的工作模式基本建成。

四、提高人员待遇,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启动姑苏区社区卫生事业编招聘。计划用3年时间启用300个社区卫生事业编,为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创造政策环境。二是提高社区人员待遇。2016年,我区卫技人员平均年收入提高超10%。多方措施留住骨干吸收区外人才,逐步调整现有人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2017年,开展人员绩效套改。姑苏区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一直以来得到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将参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行绩效套改,套改后,社区卫生机构中编内、编外人员将实行同工同酬,人均收入明显提升,切实保障每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今年该项工作将完成。

五、加强宣传引导,培养群众正确就医观。一是连续三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周”体验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观虚拟中药房代煎中药厂。体验社区远程X光会诊、心电远程、虚拟药房、临检中心等服务、组织社区医生义诊,拉近居民与机构的距离。二是安排医疗、保健人员深入社区,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疗、保健和咨询服务,同时扩大与市级医院的绿色转诊通道,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有内在联系的、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三是通过宣传栏、橱窗、LED显示屏等载体在机构显眼位置,不间断播放对分级诊疗服务的政策解读、机构适宜技术服务的内容。四是加大各级媒体对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报道。2016年,苏州新闻以《调整医疗收入结构,为分级诊疗做铺垫》、《提高社区报销比例、建立“医联体”,苏州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等为标题宣传了分级诊疗工作;城市商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双向转诊,打通卫生站与大医院间的渠道》、专版刊登《全科医生首诊在社区人才是关键》等。同时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及时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特色服务、便民服务等项目,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的便利。

当前,我区分级诊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持续推进中,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和精神,同时将您的建议落实到分级诊疗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我区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社区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苏州市姑苏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