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江历史街区提质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提案号(106)
许学雷
平江历史街区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临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座—耦园,文化保护单位9处,控保建筑43处,以及为数众多的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古城墙遗址清晰可见。2002年以迎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正式开始实施,通过拆除违章建筑、管线入地、铺设路面、疏浚河道、修缮古建、招商择资、完善旅游设施等项目,实现了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社会民生改善的双赢。
通过文化产业的植入,平江路形成了“体验传统苏州慢生活,实践时尚苏州慢生活”的特色功能,目前年吸引游客超过400万人次。目前,平江路主街入驻商户约120家,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内容,这些文化业态也正在向支巷里延伸。多年来的保护利用工作,使平江路相继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并作为姑苏古城典型荣获“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称号,这里俨然成为苏州古城的城市名片,成为外地人感受苏州、本地人回味苏州的必去之处。
(二)存在问题。
多年来的文旅产业的发展,也给这个开放式旅游景区带来许多问题,商业化味道逐渐浓厚、综合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间矛盾逐渐加深。
一是私人产权房屋未能实现统一化管理。平江路主街上邾长巷至中张家巷段、近平江路的各支巷口以及平江河西侧房屋属于私人产权,业态未能纳入街区统一管理。这些商铺中充斥大量小吃、餐馆等低端业态,卫生状况恶劣,以鸡爪、臭豆腐、油炸食品为主,其他零售业态以小饰品、服装为主流,未体现苏州地域特色,经营的内容大部分属于可仿制、复制和拼贴的商品,且其店招、立面与整体风貌不协调,影响街区的整体性。
二是街区支巷和主路改造不平衡。近年来,街区的改造与管理主要集中在平江路主路和部分支巷,例如:平江路、大儒巷、菉葭巷等均实现管线入地工程且有专门力量进行秩序管理,其余支巷存有大量电线杆,各种线路杂乱无章,整体面貌与主路相差较大,整体发展不均衡。
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平江历史街区有两个专职管理部门,平江片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和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除日常的维护、管理和经营外,其余管理均依托外部其他部门,如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执法队伍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率。
四是交通秩序管理困难。沿线商家运货车辆进出时间、线路无设定限制,经常出现违规搬开隔离桩,违规驶入平江路,极易损坏路道等市政设施。街面虽设有非机动车停放点,但非机动车停放无人管理、随意停放现象严重。观光三轮车无驻点停放,存在路面拉客揽客现象。
五是标识标牌、店招店牌样式各异。平江路在当初评定4A级景区时虽然建立了标识标牌,但与当前知名景区建设有一定差距,标识标牌陈旧,引导指向性不够明确。平江路沿线店招店牌风格迥异,没有系统性规划,部分商家使用材质与砖木结构房屋风貌不符,对历史街区整体性风貌造成极大破坏。
六是商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街区发展未有较好的规划,产业形态与原住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商家通道入口与居民通道混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居民投诉纠纷较多。街区的繁荣发展与原住民得到的实惠成反比,民众未能够享受到发展成果,部分居民生活环境仍然较为恶劣。
平江历史街区提质升级的总体思路
(一)在保护对象上,坚持整体保护。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中心,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健全街区功能,实现风貌整体和谐。以平江历史街区为整体,从原有的点和线拓展至面和片,既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也要保护街巷格局和整体风貌。
(二)在实施内容上,坚持整体推进。改变以往只注重建设轻管理,兼顾居民诉求和游客需要,围绕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等多方面整体推进,努力做到不留短板,不留缺憾。
(三)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整体创新。在过往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着力破解阻碍街区保护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障碍,在整合各方资源,下沉各项权限等方面整体创新。
三、针对几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在尊重古城肌理的前提下,加大平江历史街区内事关民生的基建投入。一是优化市政设施。完善支巷道路、供电、给排水、照明、燃气、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实施管线入地、道路整修、立面整治、绿化景观等工程。二是完善公共配套。根据街区内游客多、居民多的特点,全力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社区、市民活动场所、游客集散中心的改造提升,提高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强交通组织。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推动休闲慢行系统建设,强化步行区域管理、增加街区内绿色交通工具布点,开发更具智能化交通诱导系统。
(二)实施保护修缮。一是保护更新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方面,对文保、控保建筑以及古桥梁、古井、古树名木、古驳岸等进行统筹管理养护,在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状元博物馆、苏扇博物馆的基础上,打造更多传统文化、艺术工艺的展示场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民居,对存有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加固维修或整体拆除;对不符合历史街区风貌的建筑,通过政府引导结合市场化收购予以更新;对特色传统民居通过整体收储、开发赋予文化、商业、旅游新功能。二是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保护昆曲、评弹、苏绣、巷名、典故、传说等文化遗存,利用博物馆、特色店铺、节庆、展销等载体进行活态保护。
(三)促进业态提升。一是明确产业导向。街区内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特色商贸等为主要产业,研究制定产业引导和控制清单(负面清单),形成业态落户准入制度,商家办理营业执照等手续前,建立平管办等部门综合论证机制,进行前置审核,改变业态类同、经营低端、竞争无序的市场状况。二是推进文旅融合。充分利用街区内园林集中、历史遗存丰富、古建老宅众多的优势,率先进行全域旅游的探索。落实旅游标准化工作,统一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并统筹设计各种主题的旅游线路,将水路、陆路,街区、景区,特色餐饮、精品购物、非遗体验、戏曲演艺等串联成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产品投入市场。三是扩展支巷功能。利用好与平江路相通的各条支巷,把握其内部文旅资源,进行合理的业态布局规划,扩大平江路旅游“六要素”承载空间。重点立足于“住”,开发利用支巷内的古建老宅资源,建立一批精品民宿、旅舍客栈,把游客“晚”留在古城,从而带动“吃、游、购、娱”等更多消费。
(四)加强城市管理。充分利用平江片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为平台,以景区化管理为标准,以综合执法为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推动管理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建立城市管理网格。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整合街区内各部门信息化管理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建立路面巡查、信息监管的立体管理体系。二是推动综合执法改革。厘清政府管理职能与行政执法职能关系,明确各条线权力、责任清单,不断转变执法理念、整合执法资源,推动城管、公安、旅游、工商等多部门执法职能的有机融合,在街区内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尽快实现“联合执法”向“综合执法”的转变。
(五)强化营销推广。一是提升互联网营销手段。完善平江路官网功能板块、扩展微信平台实用功能,让游客通过PC端、移动端就能享受订餐、订房、导览、购物等服务。同时,开展大数据分析,借住朋友圈、微信大号精准推广,组织线上线下互通的品牌文化活动。二是发挥商会商家营销、自律管理作用。建立平江路商会,通过扶持品牌优质商家走出平江历史街区的营销活动,让游客明确感知平江路的品牌形象,提升平江路品牌知名度。通过商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促进平江历史街区优质业态更优、低端业态退出。三是管理办、商会、平江公司共同发力。三个主体加强协同配合力度,针对平江历史街区经营业态、秩序管理、风貌管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对策,形成商会积极引导、公司严格管控、部门严肃执法的新局面。
关于政协姑苏区二届一次会议第106号
政协提案的答复
许学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平江历史街区提质升级的思考和建议》的提案现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私人产权房屋未能实现统一化管理问题
加强宣传引导,引入优质业态。一是针对直管公房,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注意宣传技巧,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向居民解读古城保护思路。重点宣传即将出台的公房管理政策,使居民认识到公房户主不享有公房所有权,禁止公房的擅自交易转让、继承和招转租,严厉打击私自破墙开店等违法行为;二是针对私人产权房屋,做好物业管理。以平江公司物业化管理为依托,加强平江主路面巡逻,坚决杜绝垃圾随意倾倒的行为,同时邀请私房商家加入平江路商会,做好商家解释工作,鼓励私房商家引进复合片区古城风貌的商业业态。
二、关于街区支巷和主路改造不平衡问题
有序推进支巷改造工程,提升片区旅游居住环境。一是实施背街水巷工程。自2014年起,为突出水城特色,最大限度发挥河道使用功能,实现水巷风貌、河道功能与河道水质的良性互动,姑苏区启动了平江、拙政园历史文化街区背街水巷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东北街河两侧、平江河两侧、大柳枝巷沿河、大新桥巷沿河等7条水巷的提升整治。二是实施管线入地工程。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六大工程初步方案,2017年选取平江片区内钮家巷、邾长巷两条街巷,作为管线入地改造示范工程。三是实施中张家巷周边各项工程。中张家巷整治提升工程已正式入场施工,意在恢复历史河道,沟通完善古城水系,中张家巷环境提升工程正同步组织实施。
三、关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和交通秩序管理困难问题
实施物业化管理及商会自治相结合。为保护平江路历史风貌,给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给商家打造良好的经营氛围,平江公司自2017年2月起推行平江路24小时第三方物业化管理,委托物业公司开展不间断路面巡查、消防防控,制止散发小广告、沿街乞讨、流动摆摊等不文明行为,同时在3月初完成平江路主街非机动车停放整顿。与此同时,平江路商会筹建已基本完成,商会成员不仅带头执行平江路管理方面新举措,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平江路发展各项工作中,共同为平江路发展出谋划策。
四、关于标识标牌、店招店牌样式各异和完善基础设施问题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六大工程初步方案,2017年拟实施平江路基础设施提升整治工程,主要涉及平江路沿线建筑立面、路面修复、绿化景观、监控、标示标牌、背景音乐维护修复等项目,预计年底完工。
五、关于商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
充分调动片区居民参与片区商业发展积极性,建立街区保护的居民参与机制。一是建立意见征询机制。今后实施片区改造工程,将适时发布告居民通知书,征求周边居民意见,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各项工程论证会,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公众参与到街区保护的每一个细节中来,也可以更好的普及专业的保护知识。二是建立奖励机制。传统民居保护与改造中,将进一步创新产权政策、引入经济激励制度,激发公众积极性,引导居民自发改造。三是建立技术引导机制。制定相应房屋修缮技术导则标准,加强居民培训辅导,保证居民的自发改造符合街区保护的要求。
六、关于实施保护修缮
为合理控制建筑密度,松动片区人口,结合现有工程,对中张家巷北侧居民院落进行协议搬迁和修缮保护。目前搬迁工作正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五、关于促进业态提升
努力加强业态管理,研究制定片区业态政策。一是强化日常业态管理。强化商家业态变更、店面装修、日常经营等情况掌控,积极推进以相关部门为主导的业态风貌审核工作。同时,对商家进行品质化管理考评,促进街区商家不断规范经营行为、提升经营业态品质。二是制定业态目录。委托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组织《古城区引导与控制产业目录及相关政策研究》,以平江历史街区平江路段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苏州古城区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历史街区业态现状,制定产业发展引导、控制和禁止目录。
六、关于加强城市管理
以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为契机,发挥拙政园片区管理办职能,承接市、区职能下沉,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做强做实综合执法大队。一是试点综合行政执法。拙政园历史文化片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方案已获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即将正式实施。片区管理办积极对接市区各部门,研究人员及权限下放的具体事项,组建行政执法大队,归并整合城管、市场监管、安监执法人员。加快建设监督指挥中心,整合片区视频监控资源。二是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细化网格划分,明确管理标准,研究人员考核制度,整合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区通平台,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助力六大工程。结合工程实施,同步开展违建拆除、民居腾迁和设施增设工作。在重点区域开展大封闭、微循环交通管控,研究对策挖掘停车资源。按照景区标准严格城市管理,开展专项整治与检查。试点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消除危旧房安全隐患。
七、关于强化营销推广
实施线上推广与线下活动相结合。2016年底,片区启动平江路品牌发展规划研讨,并形成基本工作方案,围绕平江路积淀的历史文化、承载的商业形态,提出“平江路 真苏州”的品牌定位。在平江路品牌塑造方面,已经着手实施升级改版平江路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吸引目标人群关注平江路,重点推荐会员商家,引导入店消费;启动“智慧平江路”建设项目,实现平江路WiFi全覆盖,在南北主入口设置LED大屏,推荐品牌商家。与此同时加强线下活动组织,深入挖掘区域传统文化,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列明全年品牌类、消费类活动安排,计划通过精准营销,提升平江路消费层次。
最后诚挚地感谢您对平江片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姑苏区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平江片区)指挥部
201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