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古城保护“姑苏战略”建设的几点思考
区政协古保委(城乡委)
近年来,区委提出始终把保护好古城作为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全力肩负起古城保护的主体责任,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加快实施以古城保护为核心的“姑苏战略”。一是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在市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在区古城保护和规划国土局增设古城保护办公室,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推进大会,推动了古城保护相关政策意见的落地。做好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共建工作,确定年度研究课题,积极推动立法工作,《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列入2016年立法计划项目。二是保护项目亮点纷呈。稳步推进虎丘综改工程,全力保障虎丘婚纱城项目建设和招商选商工作,年内实现了试运营。渔家村旅游项目有序开展,新郭老街土建工程全部完成。不断优化桃花坞唐寅文化区功能定位,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签约落户,招商工作同步展开。细化落实《意见》,确定历史遗存修复保护、街巷道路及特色片区整治提升、古城街道特色非遗保护、规划研究类及其它等4大类24个项目。三是古城管理强势推进。对市容市政职能与历史街区景区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与古城保护体制机制,开展东北街区城内市容、交通、卫生等集中整治,确保古城风貌、秩序、业态得到有效改善。实施城市市容环境分级管理制度,对古城核心区、环古城风貌带和三个新城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确保古城管理重点突出、力量集中,推动古城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四是文旅融合充分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洛可可工业设计等4个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建立古城旅游运营中心,进一步整合各类旅游要素,创新旅游管家新型服务模式,增强旅游私人定制的服务功能。提高街区风貌保护整体水平,绿化工程、智能化项目效果明显,加强对“一日游”市场整治,推进古城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做好“苏州好行”配合工作,打造古城旅游新亮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古城保护、城市有机更新中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古城功能有所弱化、古城疏解难度较大、人居环境有待改善、河道水质提升工程成果还需巩固、保护资金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相对不足等。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依法推进,依托换届,进一步完善古城保护体制。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意见》。苏州古城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和一种精神,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魂和根。要加快《意见》实施,凝聚古城保护的强大合力。姑苏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精神,不等不望不懈怠,迅速行动起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发挥好古城保护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古城保护的项目建设中来,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古城保护的具体实践中来,让更多人分享苏州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的丰富价值,增强人民群众对苏州古城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古城保护的良好氛围,尊敬古城、保护古城、珍惜古城。
二是认真推动颁布《条例》。要加快首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努力创新边立法边实践的保护措施,将《条例》与我区“十三五”古城保护规划进行有机衔接,积极在推动规划落实的过程中,加快《条例》的立法。尽快克服目前有关苏州古城保护的法规、政府规章,内容比较分散,系统性不强,法律位阶不高,特别是针对性和适用性与国家级保护区的新要求难以匹配,迫切需要一部既符合苏州实际,又能起到总领指导作用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力度,用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将名城保护的原则、方法和规划成果固定下来,为名城保护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认真落实区“我为立法献一策”活动的成果。
三是认真选优配强“班子”。要以今年区四套班子换届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内最近系列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姑苏区、保护区成立三年多来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回头看,找准不适宜推进古城保护体制机制方面的缺陷,特别要处理好新一届区委班子职数与工作性职数之间的矛盾,消化好保护区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常委职务;处理好姑苏区、保护区两者内设部门职能明显重叠的问题,赋予保护区内设机构更多名符其实的职责,不要让人们感觉到为了解决部分领导的职级而设置机构,更不要使同是一条古城区的老街,出现了两个以上部门管理,谁都想管,遇到实际问题后又谁都不管的现象漫延,努力使新“班子”真正成为古城保护的中坚力量。
二、专家指导,专业规划,进一步有序实施古城控规。
一是积极完善古城保护详细性规划建设。要十分珍惜姑苏区“十三五”规划,将古城保护工作作为各项重点工作之首条的机遇,认真学习贯彻区推进古城保护“十三五”规划,通过配合市规划部门加快编制和修订《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努力为认真执行《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打牢基础。要通过积极参加《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认真总结回顾撤销原三区,成立姑苏区、保护区后,在推进古城保护工作方面的得失成就,权衡利弊,找出真正的存在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使《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尽可能地使这些问题不要重新出现,真正通过推进《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工作,不断加强古城保护。
二是积极完善古城保护专家人才库建设。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推进我区古城保护中的作用,打破区域界限,用全新视觉和手段,研究开发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办法,依托市场经济的力量,认真梳理、筛选现有推进我区古城保护专家人才库资源,努力把吸引、吸收推进古城保护专家人才工作的触角向全国、世界延伸。不断完善古城保护专家人才工作实绩评估机制建设,做到大作为大奖励,有作为多奖励,不作为多鼓励;结合区情实际,通过实施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让为古城保护作出点滴努力的更加情愿为古城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克服古城保护专家人才库建设工作只停滞在花名册的状况,努力让古城区真正成为古城保护有用之才的乐土。
三是积极完善古城保护专业性论坛建设。要在姑苏区、保护区成功召开2015年度推进古城保护工作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完善推进古城保护专业性论坛的建设工作。认真研究将清华大学乔然教授就苏州古城保护黑、白、灰三色特色召开世界级古城保护论坛的建议落到实处,区分好专业性论坛与一般性事务会议的关系,澄清开展推进古城保护专业性论坛与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关系的模糊认识,主动担当起推进古城保护专业性论坛的主体责任,抢先做好少花钱,可以起到大作用专业性论坛工作,克服当前推进古城保护项目等资金政策、经济效益无人敢于正视,旅游靠市场带动,文化靠历史传承,活动靠文字游戏的尴尬,先把我们身边古城保护能够做的事情做好。
三、适应形势、适应常态,进一步扎实推进保护项目。
一是客观分析古城保护形势。要真正树立通过推进古城保护项目建设,推进古城保护实质性进展的思想不能够因为形势、政策、困难,领导人更替而动摇的观念。要真正树立通过姑苏历代领导的努力,古城保护在体制机制、实体动作、文化包装、氛围营造,城市形态等众多方面功不可没,成绩是主流,措施办法在不断完善,主动适应新常态,百姓认可,专家肯定,古城保护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显现的信心。要真正坚定依法保护古城,退二进三成就古城,多方资金投向古城,现代交通融入古城,互联网+覆盖古城,历史文化牵引古城,旅游文化经济主打古城,保护项目着眼辉煌古城,创业创新提炼古城,科学管理保洁古城,经济效益全面检验古城的信念。
二是客观筛选古城保护项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在区委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把原虎丘综改等4大类,24个项目从原姑苏区、保护区75个重点项目中划归到古城保护系列的基础上,加大四套班子日常工作中在推进古城保护工作项目问题观念和看法的统一,不要再出现时间不到1个月,区委会工作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古城保护项目问题上统计口径不够一致的问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不要一时古城保护重点项目满天飞,恨不得推进会议一天开三次,也不要古城保护重点项目推进会议几乎半年不见一次。要把推进古城保护“四区四高地”与主体责任、“三篇文章”有机起结合起来,树立推进古城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永恒的主旋律的思想。
三是客观首要古城保护效益。要在认真分析我区古城保护形势,客观看待古城保护项目,理清工作头绪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地调整推进古城保护工作的思路,从更多看重古城保护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方面,努力的向推进古城保护着重经济效益方面转变,少干、不干诸如桃花坞项目不知道后面干什么的事情,真正少干光拍脑袋,不计经济效益后果的事情。要进一步调整推进我区古城保护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多算经济账,多打经济牌,该暂缓的坚决暂缓,该转的坚决转,该合并的坚决合并,该停止的坚决停止,并且要努力做好这些调整过程中的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善后工作,拿出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推进项目建设终身负责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四、立足区情,立即着手,进一步多方筹措保护资金。
一是努力用好国家政策。要进一步通过不断完善《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保持与中央、省、市层面的接触交流和沟通,继续发挥当年向上争取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全国唯一的资源,打通争取国家、省、市推进古城保护的专项资金,撕掉苏州推进工作不计资金、不要资金,说资金难为情的做法,努力把资金放到推进一切工作发展应有的位置,从根本上克服推进古城保护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现状。要借助制定《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机会,吸收“我为立法献一策”活动的建议,学习《大理办法》、《香格里拉条例》创新征收名城保护经费,通过征收保护经费,提高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解决发达地区名上有钱,实际困难古城保持尴尬的问题。
二是努力用好区情实际。要进一步发挥区委区政府统一调动、使用经费的功能,认真梳理新常态下,三区融合成立姑苏区、保护区以来的长处和优势,特别要发挥好国家、省、市政策性条线经费的作用,做到为了推进古城保护项目,改善古城民生,加强古城管理统一使用经费,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推进古城保护歼灭战。要充分发挥我区当前体制、机制的作用,特别是推进社会管理街道属地化经验做法,积极调动辖区街道在推进古城保护资金调配方面的积极性,用好区经费管理属地政策资源。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梳理全区古城保护项目的基础上,把有限的经济资源努力向涉及民生和社会管理服务的项目倾斜,尽早让人民群众看到古城保护的成果。
三是努力用好民间资本。要进一步提高推进民间资本参与推进古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总结我区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的成功经济,树立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的典型,找准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的不足,分析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问题的原因,坚持以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修订完善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的办法措施,创新开展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经济效益第三方评估机制,让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的结果、过程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创新尝试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政府保底、保本、补偿、奖励、收购的办法,预防投机,彻底降低民间资本参与古城保护的风险,确保民间资本在推进参与古城保护工作中有利可图。
五、建立机制,建设品牌,进一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
一是加强古城保护公共文化建设。要贯彻落实苏州《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使新老苏州人将享受更多古城保护的公共文化服务。一要使公共文化建设在老百姓容易接受上下功夫。改变路边麻将室到处可见,社区的娱乐较少,社区阅览室书籍只是一种形式长年睡觉的现象。二要使公共文化建设在从老百姓身边事情上下功夫。用心做好老百姓身边的喜闻乐见的文化,克服一些不规范的文化事情。三要使公共文化建设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上下功夫。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
二是加强古城保护民俗文化建设。2015年3月18日,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多个庙会被一纸公文取消》,古城保护中的民俗文化的发展因公共安全等因素受到了制约。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是古城保护的历史责任。庙会,是历史文化根基的一部分,城市改造要赋予庙会新的东西,加强组织、监督,吸取事故的教训。二要进一步加强庙会组织,民俗文化活动举办是古城保护能力的表现。继续办好石路轧神仙、吴地端午、古胥门元宵灯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三要进一步落实部门职责,民俗文化活动传承是古城保护共同的事情。要动员政府各相关部门、属地街道,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各类庙会的组织领导和安全保障工作。
三是加强古城保护旅游文化建设。要巩固苏州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荣誉,立足古城保护,继续使旅游业成为了辖区推进古城保护的主导行业之一,高规格创新成立了旅游主管部门,对推动全市旅游质量建设作出了贡献。一要进一步制定创建标准,完善提升旅游品质。重点做好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对接国标、面向国际”的姑苏模式旅游标准体系。二要进一步开展达标活动,完善满足游客需求。解决一批旅游业“老大难”违规问题,扶持一批现代旅游服务业做大做强,打造苏式旅游品牌。三要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效,完善持续消费满意。要继续发挥好旅游消费放心测评体系的作用,扩大姑苏旅游品牌的知名度。